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教授做客“百年兰大·名家讲坛”。两个小时的报告时间里,施一公以个人经历为基本脉络,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与师生们分享了怎样才能让自己成功地“从迷茫的研究生到优秀的科学家”,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几个素质。
1 我对兰州向往已久
当天上午9时50分许,记者赶到本次报告会举办地点——兰州大学盘旋路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时,中心礼堂从正门到侧门全部被赶来聆听报告的师生们堵得严严实实。据保安讲,此刻的礼堂内早已座无虚席,“挤不进去了,再不让进了!”
在报告即将开始的那一刻,记者在保安奋力拉扯只打开四分之一的门缝里终于挤进了会场。
保安果然没有虚言,礼堂内上下两层不仅座无虚席,就连能站人的空地上、台阶上都是伸着脖子等待施一公院士出场的学子们。
10时整,施一公院士健步走上台来,台下欢呼一片。
“其实我对兰州向往已久,这是实话,也是心里话。因为兰州可以说在黄河上游吧,我从小在河南长大,可以说也是在黄河边长大。今天早上我到黄河边跑步锻炼,看到有很多人在跑步锻炼,感觉很亲切。”轻松幽默的开场,引来师生们会意的笑声。
2 做研究要具备三个素质
“我也曾是一个迷茫的研究生。”施一公说。他表示,从刚开始找不到状态,到后来找到感觉自己都经历过。“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从一个本科生到博士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施一公认为,做研究要具备三个素质:一是要刻苦努力,付出时间。施一公表示,作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时间的付出是必须的。无论社会上哪一种职业,要想成为本行业中的佼佼者,都必须付出比常人多的时间。施一公说:“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我的刻苦在实验室里是出了名的。每天做实验到凌晨三点左右,回到住处躺下睡觉,经常是四点以后。我常常告诉我实验室的学生,没有兴趣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非常苦,有了兴趣以后,你一点都不会觉得累,更不会觉得苦。”
二是要具有批判性思维,敢于挑战权威,因为怀疑是科学发现的推动力。施一公笑称:方法论对我的改变刻骨铭心,但同学们听的时候要批判地听。
三是要长期坚持,培养自我意识,科学家要有“脾气”。施一公表示,整个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养成能够进行创新研究的方法论。正确分析负面结果,是成功的关键。在不断分析负面结果的过程中,所掌握的强大的批判性分析能力,会使你很快成熟,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科学家往往需要独立人格和一点点脾气。靠别人的劝说和宣讲来从事科学研究,不太可行。真正从自己心里感兴趣乃至着迷,一心一意持之以恒,探奇解惑,才有可能成为一流的科学家。而独立人格则是指要对世界上的事物要有独立的看法。恰恰是一些有脾气的人,不会轻易的随波逐流。”施一公说。
在场师生们对施一公精彩的讲述所折服,施一公也被师生们的热情和求知欲所感动。报告开始不一会儿,施一公就干脆拔下话筒,来到距离师生们最近的舞台前端。施一公给师生们建议:“阅读是提高写作的唯一途径,尤其是写论文,写英文文章,我建议你们一定要读报纸,英文报纸,这很重要。”
3 报告会上金句频频
报告会最后,施一公与现场的师生进行了互动。对于同学们的提问和疑惑,施一公给予认真作答,他说:“不要看别人做了两个,自己也要做两个。做好自己,做好自己的课题,做得精彩一点,不要和别人比。因为,有得必有失!”
有同学问:如何保持精力充沛?施一公表示: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建议同学们慢跑,进行锻炼。虽然每一次健身不一定让你延年益寿,但能提高你的生活质量,让你精力充沛。”
一位好不容易抢到提问机会的女老师问:您不遗余力地成就您的每一个学生,请问您是如何修炼自己,成就别人的?施一公作答:“作为导师,一半是指导你的学生搞学问,做研究;一半是给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咨询。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哦,你是终身为母。”幽默风趣的回答引得全场一片笑声。
整个报告会虽然只有短短两个小时,但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尤其是施一公在讲述过程中频频出现的金句,更让师生们为之倾倒,比如——
“羡慕别人,也要鼓励自己。不要觉得别人做了两个,自己做了一个,自己就是别人的二分之一。”
“不是花前月下手牵手就是浪漫。奋斗也是一种浪漫。”
“每个人的精力是通过把握自己决定的。我每天跑10公里,对于精力不太旺盛的人,可以尝试慢跑。”
当天下午,施一公院士还做客兰大榆中校区,与该校区的师生进行了精彩的交流。
在讲座开始之前,兰大校长严纯华宣布:兰州大学与西湖大学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据悉,这也是西湖大学建校以来与国内高校签订的第一个合作协议。
(责任编辑:63423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