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早已听不清,需要女儿在他耳边说,但他对那段往事的记忆却清晰可辨。
77年前的今天,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反击,商丘睢县的王德修,正是卢沟桥上的一名守军。
77年前的今天,他肩背大刀,手持钢枪与日军血战,手指被打断一截,右胸被日军刺刀刺中。7月5日,大河报记者专程赶往睢县,听这位96岁老人讲述当年的那些血与火的事。
“我死了,能不能埋在卢沟桥?”
王德修的耳朵早已听不清了,是当年在卢沟桥和日本鬼子打仗时震坏的,但他思维清楚,他说:“我死了,能不能把我埋到卢沟桥?我要去找我的老营长啊。”
小时候,王德修家是睢县县城的大户,他能读私塾。12岁那年,伴随着父亲的去世,王德修的家境开始破败,他被迫弃学打工。
不满20岁,新婚不久的王德修辞别老母和身怀六甲的妻子,毅然踏上从军路。那一年,正是1937年。
对射、拼刺刀……新兵第一战“不知道啥是害怕”
王德修加入的是国民党29军37师3营12连,“就在河北的宛平县城,我是新兵,天天跑步,练刺刀,我们军长宋哲元,师长冯治安,团长吉星文,营长金振中”,对于几十年前的新兵生涯,王德修记忆深刻。训练结束,王德修所在的连队被派往卢沟桥站岗。
战前,王德修他们所在的加强营,被集中起来听营长金振中训话,“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宁作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王德修对大河报记者说,“这些话,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后来,“我们12连接到命令,上桥!11连的人打死完了”,上桥就开打,日军的增兵也不断地往桥上涌,营长金振中亲自在桥上指挥,“我们上去的时候,桥上的尸体都堆满了,血流成河,刚开始用枪与日本兵对射,到中午12点多的时候,日本兵开始大批往桥上涌,肉搏战开始了,“我的左手无名指被日军刺刀刺断一截,右肋下被日军刺刀捅伤,你看,就在这儿,现在还有这么长个疤……咋到的医院,我都不太知道”。提起当年,老人大着嗓门说,“我当时不知道啥是害怕,战斗打响了,死就死了,死也不当亡国奴!”
大女儿喊了他一辈子大爷
由于这一战,王德修所在的29军更名为77军。伤愈归队后,王德修被分到77军37师110团2营4连,任机枪手。因为作战英勇,后来又当了师长警卫。
说着话,王德修78岁的大女儿王正华上前大声说,“大爷,喝口面汤吧,过会儿再和记者说”。
“他就比我大18岁,他当兵走前俺娘怀的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我已经8岁了,他那时候戴着军帽,穿着军装,腰里还别着枪,我害怕,不敢喊他爸,所以一直喊他大爷,到现在都改不了口,我弟弟、妹妹都喊他爸”,王正华说,她8岁那年,一直杳无音信的父亲突然与家人取得联系,母亲欣喜若狂,连夜推辆小木车赶往安徽潞安州找到父亲。
淮海战役开始,王德修所在的77军起义,他被改编到解放军华东军区后备兵团预备第二师第六团。返乡后,王德修在中学烧过开水,赶过马车、喂过牲口,后来在搬运公司拉架子车一拉就是几十年,直到退休。
老人不抽烟,不沾酒,“只是偶尔哼唱几句京剧”,王正华说,“就是爱哭,在电视上一看到‘血战台儿庄’就哭,还一个劲儿说,比这还惨”。
(责任编辑:8654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