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柏拓
凡是从事种猪养殖的人,很少有人会对用户作出退还损失的承诺,但秦州区田源种猪繁育专业合作社社长柏席川就能做到。
正是他敢于承诺,也能兑现承诺,才使他在种猪养殖这一行当里干出了名堂,成为闻名于秦州农村的一名种猪养殖能手。
下岗创业办养殖
2013年12月29日,记者在秦州区汪川镇石沟村的田源种猪繁育专业合作社见到柏席川时,他正在给所培育的一头头种猪精心配制饲料。哪种原料该配多少,从表面上看来,他都是随心所欲地取一点混在一起。殊不知,他手头有分寸,心里有数目。就这手技术,他已练就了16年。
16年的风风雨雨中,他经历了猪市的大起大落。但硬是在市场中爬摸滚打,坚持了下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柏席川曾是秦州区一家建材企业的职工。后来,由于企业经营效益不景气,他下岗回了老家。当一起的同事有的寻到了新的工作岗位,有的走上了打工路之时,柏席川却瞄上了农村刚刚起步的养殖业,在自己家里办起了养殖场。
“嘿,谁家没养过猪,那都是待在家里的人搞几个油盐钱的营生。看他席川有多大本事,我就不信他养猪能养出个啥名堂来。”
起步之际,柏席川办起的养殖场招来更多的是类似的讥笑声。
这话传到柏席川耳中后,他只是一笑了之。他知道,最好的证明是拿事实说话,而不是做白费口舌的辩解。
经过几年的悉心打理,柏席川的养殖场有了起色。看到柏席川在家门口创业渐渐鼓起了钱袋子,曾经看他笑话的人开始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然而,正当柏席川信心百倍地准备在养殖业里大干一番之时,猪市却出现了大起大落的情况,一段时间养猪不仅赚不了钱,反而还要赔本。
有些养殖户实在是赔不起了,便关门转行了。面对持续疲软的猪市,柏席川也曾一度动摇过。但对市场进行冷静的分析之后,他还是坚持下来,终于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养殖之路。
瞄准商机养种猪
时间一晃就到了1997年。本来,按他原来的思路走下去,已对猪市的起伏波澜不惊的他,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闪失。但是,创业练就的性格已使他不习惯于走老路,而是喜欢做新的尝试。
在养殖行业打拼多年后,他发现当地及方圆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地兴办起来了,但种猪却非常少,养猪大户们都在为养殖场里的母猪配种问题发愁。
瞅准这一商机,当年,他便办起了田源种猪场,专门从事种猪的培育。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当带动更多的农户也开始尝试养猪之时,田源种猪场便完成了它建场之初的历史使命,发展成了现如今的秦州区田源种猪繁育专业合作社。
乐于服务闯市场
合作社除了继续经营种猪外,还为新建、再建和已建成的养猪场提供科学繁育、防疫治病、精细化饲养等技术,全方位地为乡亲们从事养殖提供服务。
只要养殖户们有需要,柏席川都乐于把自己积累的养猪经验倾心传授。
但时间一长他便发现,受文化程度所限,有的养殖户根本记不下来。于是,他便编写了一本介绍肉猪饲养管理流程的小册子,让养猪户无偿使用。
有人担心此举会抢了柏席川的生意,但柏席川却说:“只有大家都富了,建设新农村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只要我编写的这本小册子能给乡亲们养猪派上用场,便实现了我从事养殖的价值之一,我高兴都来不及呢,怎么会担心他们抢我的生意呢。”
正是柏席川乐于为乡亲们义务服务,给其合作社的经营增色不少。
当然,给其合作社经营带来更大增色的,则是他重承诺、讲信用。
“柏席川对养殖户想得很周到。如果在他们那儿购买的种猪不发情,他们便会按肉猪的价格重新算价格之后,退还多收的购猪款。”
说到田源种猪繁育专业合作社的信誉,该镇柏阳村养殖户柏社教称赞不已。
如今,田源种猪繁育专业合作社不仅繁育规模逐渐扩大,存栏种猪有1600头之多,而且所帮扶的养殖户有50多个,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县区的一批养殖户发展养猪,为市场肉品供应、丰富市民生活做出了贡献。
上一篇【善行天水】让爱同在蓝天下
(责任编辑:威展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