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州新闻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际新闻 民生新闻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
部委信息 政坛人物
时事观察 政策解读
法治生活 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
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
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中华情缘 书画收藏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兰州新闻网 > 民生新闻 >

“双联”行动让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幸福

时间: 2015-01-17 22:47 作者:865480013 来源:未知 点击:

    今年以来,全市联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的部署要求,紧扣扶贫攻坚行动、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深化改革三个重点,突出培育富民产业、强化基础建设、破解融资难题、创新体制机制,保持了持续深入推进的良好态势。

    主抓产业富民有效拓宽增收渠道

    位于永登县西北部的武胜驿镇,曾是该县的扶贫攻坚重点乡镇,23个村中曾有14个重点贫困村、9个插花贫困村。火家台村就是其中的一个贫困村。如今,随着“双联”和扶贫攻坚行动的开展,火家台村通过种植高原夏菜和发展养殖业,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了9800元。

    高原夏菜,已经成为武胜驿镇许多贫困村的“发家法宝”。但其不稳定的价格,也是冲击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同时,高原夏菜的尾菜,也成为影响村容村貌的难点问题。据悉,仅在永登县,高原夏菜尾菜每年大约有5万吨,其中武胜驿镇就占到一半。这些尾菜,一般用作牛羊饲料,甚至当作垃圾堆放在地头,既对农产品资源造成了浪费,也对环境卫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怎样让高原夏菜产业既能提高农民收入,又不污染环境,而且得到最大化的就地利用?永登县永川食品工业园的回乡妹农业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因为这个目的而被引进来的。据介绍,这不仅是永登县首家加工处理高原夏菜尾菜的科技公司,还是一家集泡菜加工、蔬菜烘干及预包装食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食品加工企业。公司负责人刘志武告诉记者,项目一期建成基本上就可以就近消化武胜驿镇及永登县的尾菜了,而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兰州市及其周边区域的高原夏菜都将有可能成为公司重要的生产原料。

    从种植高原夏菜到打造全产业链,只是我市在推进扶贫攻坚和“双联”行动中采取的一部分措施。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增收致富作为核心任务,坚持输血和造血并重、鼓口袋和活脑袋并举,全力组织实施村级有一个主导产业、农户有一个致富门路、劳动力掌握一门致富技能的“三个一”工程,助推了扶贫攻坚行动。

    “在贫困片区集中的南部山区、榆中北山、永登西北片、七里河后山,冷凉型蔬菜、高原夏菜、肉羊养殖、娃娃菜、中药材、百合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同时,我们还积极整合统筹各级各类培训资源,以农村青壮年和‘两后生’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群众创业就业能力。全年,累计协调落实培训农民24.3万人次,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5.8万人。劳务输出,也让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市委农工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突出宜居惠民,大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从黄峪乡政府所在地往南部山区行走十公里左右,就到了蒋家湾村,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耕地中大部分为山坡陡地,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这个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小村落,因其特殊的地理优势,见证了匪徒叛乱、茶马古道、兰州解放等历史事件。如今,随着扶贫攻坚战的开展,又开始绽放出新的活力。

    在村委会的陈列板上,一张张图表清楚地规划出这个村子从2013至2016年的收入增长图:“2013年人均收入5784元,2014年预计6969元,2015年力争达到8119元,2016年力争达到9499元。”村支书江发平信心满满地介绍说。蒋家湾村辖3个村民小组,农户220户、950人,人均耕地2.9亩,经济作物主要以百合为主,有的种植大户年收入甚至能够超过10万元。即使是没有种植百合的村民,因为离市区近,靠劳务收入也能够达到这个标准。以村民郭万荣为例,他家一共两口人,有5.28亩耕地,2013年和2014年,由于家里缺乏劳动力,没有种植百合,这两年他家的收入分别为11935元和14918元,均超过了上述图表中的人均年收入数额。

    让村民们感到高兴的不仅是口袋里的钱多了,还有越来越美丽的村落和越来越宜居的生活环境。步行在村里,环境整洁干净,巷道已经红砖铺就硬化,道路两旁的文化墙上绘着兰州百合、中山铁桥等带有兰州特色的图画,新装修的村委会简朴而又显眼。村委会旁,就是一棵300多年的古树,古树下的门楼上,镌刻着蒋家湾村的村训。“整洁、干净、有文化内涵。”这也是记者进入蒋家湾村的第一印象。而这一印象,也是村里许多年轻人共同的心声。

    “‘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战,不仅要让农民致富,还要让农民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七里河区扶贫办主任马晓军斩钉截铁地说。2014年,我市围绕群众急需的、最关心的问题,大力开展项目进村行动,兴办了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发展条件和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在省市县三级双联单位的协调推动下,累计建成农村公路591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解决了行路难问题;衬砌渠道86公里,新建塘坝21座,新打机井13眼,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还强力推进公共服务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安全饮水、学校安全、文化惠民等工程,新建和维修村委会96个、标准化卫生室(所)100个、文化广场7.2万平方米、村文化活动室100个、村级商贸综合服务社108个,集中解决了吃水、行路、住房、看病、上学等方面的一大批老大难问题。“今年我们全市还协调了1.03亿元,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打造了一批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新农村,提升了省会城市的整体形象,贫困村环境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市委联扶办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落实与制度帮扶,增强农民脱贫致富活力

    三年前的榆中县马坡乡张家寺村,是从兴隆山往七里河区阿干镇走的旧省道边一个破破烂烂的村落。颠簸的道路、破败的村落,路边、水沟边随处可见的垃圾以及经年失修的房屋,简直让人不敢想象,在离兴隆山景区如此之近的地方,还有这样落后的小村落。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落后的村落,却在短短几年之内成为2014年市级“美丽乡村”。如今,走进马坡乡张家寺村街道,映入眼帘的是新砌的红砖墙壁、规划整齐的绿化带,没有了以前斑驳的土墙、泥泞的道路,整个主街道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村里人都说,自从张大宝来了以后我们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过七旬的村民王希文兴奋地说。说起这些变化,村里人也都会说出张大宝的名字,说他热心勤快,是村里的常客。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驻村干部张大宝就赢得了村里百姓的普遍爱戴和尊敬,甚至还有村民主动找到马坡乡政府,要求乡上不要调走张大宝,让他多干几年。

    张大宝、沈涛、沟林、郑文成……这些名字,已经随着他们的事迹在全市“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战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全市的“双联”行动中,让这些帮扶干部们全心倾力服务于农民的,除了他们自身品格中的奉献与尽职精神,还有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和体系措施。

    为了让“双联”行动顺利推进,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百企帮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的实施方案、免职脱岗培训干部开展联扶工作方案、贯彻落实“六个结合”的实施方案等30多个政策文件,明确了方向,细化了任务,靠实了责任。同时根据工作实际,适当调整了联扶单位,对个别力量薄弱的进行了加强;组长单位选派26名骨干到贫困乡镇挂职担任党委副书记,市委组织部选派132名年轻干部到村挂职担任支部副书记,安排59名县区、市直部门副县以上免职脱岗培训干部驻村蹲点3个月,帮助联系村开展工作,锻炼提高素质能力。“在资金保障上,我市积极整合涉农资金,把优惠政策、项目资金向贫困村倾斜,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截至目前,协调实施各类项目829个,投入资金11.84亿元。”市委联扶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探索完善全社会参与帮扶机制,丰富活动载体,扩大联扶工作覆盖面和参与度,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共建新农村”、“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等结对帮扶行动,广泛引导社会力量助推联扶工作,深化“人大代表在行动”、“百家企业帮通远”、“政协委员助推双联”、“一企帮一村”等行之有效的模式,形成了党政主导、群众参与、社会助推的联扶工作格局。目前,各责任单位主动牵线搭桥,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联扶工作,已有来自福建、四川、北京等省份的5家企事业单位和141个省内企业与我市108个村结成帮扶对子。

    “在兰州,提前实现小康的难点在广大贫困农村,只有农村脱贫了,全市的小康才是一个完整的组成部分。而‘双联’行动,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市委联扶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865480013)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机构介绍 | 报社动态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查询系统
Copyright©2021 www.12423.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兰州新闻网 企业信息
信息来自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管理员处理!邮箱:5017344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