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生灵们 —走进大美祁连山系列报道之四
藏原羚
雪豹
岩羊
血雉
本栏图片均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别让人类成为地球上最孤单的生命。”一则保护动物的广告语,让我们知道动物对于人类而言,不仅是最亲密的朋友,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关键因素。
因为大自然的造化,祁连山地形地貌多样,不仅有壮美的冰川雪山,辽阔的草原植被,珍稀的奇花异草,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也使之成为许多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天堂,这里有众多动物家族的成员,其中有“雪山之王”雪豹,青藏高原特有牛种野牦牛,“神鹿”白唇鹿,珍禽金雕、黑鹳以及岩羊、盘羊、藏野驴、大型鹰类等其他野生动物,仅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就有50多种。
这些大自然的生灵们,在祁连山的高山之巅、林海深处、草原沟谷、林缘灌丛觅食嬉戏、迁徙活动,为这座雄伟粗犷的高山带来了灵动的气息和无限的活力,不仅很好地保持了祁连山的生态系统平衡,也为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丰富性提供了更多的样本和参考物,让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地球更加美好。
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访的日子里,由于气候、地理位置、环境的影响,我们无缘见到这些国宝级的野生动物,但与目睹过它们“真容”的保护区动物保护专家、林场职工及众多牧民群众的交谈采访过程中,都能真切感受到野生动物出现在他们视线中的丝丝气息,在祁连山大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及保护它们的重大意义。
与野生动物们的偶遇故事
在祁连山保护区寺大隆保护站大桥管护站,生态管护员安英萍拿出手机向我们展示她两天前拍摄的岩羊活动的视频。在视频中我们看到,距离她二三十米的地方,两只岩羊正在公路边悠闲地“散步”,随后穿过公路慢慢消失在林区。
岩羊又名青羊,栖息在海拔2100米——6300米之间的高山裸岩地带,是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的代表种群,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与岩羊偶遇的还有肃南广播电视台台长屈东升。今年1月,屈东升带领自己的拍摄团队赴祁连山保护区腹地拍片,路途中,摄制组突然发现离他们100多米的公路沿线,有一群岩羊正在阳面的山坡上觅食,羊群的数量多达100只以上,看到这一场景,摄制组兴奋不已,拍下了矫健、灵活的岩羊活动奔跑的镜头。据寺大隆林场场长王文介绍,在林场所辖的260多万亩林区,也曾出现过上千只的岩羊羊群。
岩羊的数量越来越多,与人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不仅如此,其他许多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不断地进入人们的视线。屈东升介绍,他和同事们沿途还看见了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藏野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原羚、马鹿及其他野生动物共10余种,并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最令人欣喜的是,祁连山典型的高山旗舰物种雪豹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据保护区管理局野生动物调查队负责人、高级工程师马堆芳介绍,局里架设的近400台(次)红外线自动照相机,60%至70%的监测点上都可以拍摄到雪豹,红外线相机也曾监测到三四只雪豹。调查发现,雪豹出现离牧民长期居住点最近的还不到1公里。8月3日,从保护区管理局传来消息,野生动物调查队在祁丰自然保护站辖区内,再次近距离地拍到了雪豹的清晰画面,调查队员在距离他们约20米的地方观察了雪豹很久后,雪豹才慢悠悠离开。
除了野生动物,珍稀鸟类也频频光顾保护区和黑河湿地。盛夏的高台湿地,在清澈的水面、簇拥的芦苇丛中、合黎山悬崖峭壁上,到处都有鸟类在打窝建巢。据张掖市黑河湿地管理局副局长张永祥介绍,十多年前迁徙到湿地的“鸟中熊猫”黑鹳不到百只,2016年最多时达到了570多只,遗鸥、白尾海雕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数量也明显增加,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动物们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大
屈东升告诉记者,县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和部分摄影爱好者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分组采访时共发现10多种野生动物500余头(只)。作为土生土长的肃南人,屈东升说从小到大,见到如此大规模的野生动物群还是第一次。
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动物学专业的马堆芳,从事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和野外调查工作近30年,多年来,通过自己的研究和调查,他深刻感受到祁连山生态环境的变化。马堆芳说,八九年前,深山里的牧民见雪豹的频次都很少,这几年就不同了,据野外监测和研究表明,雪豹的活动地带从海拔2500米地区下降到2300米地区,距离城市的距离最近仅60公里。
祁连山众多野生动物的回归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得益于整个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近年来,随着禁伐、禁牧、轮牧,造林、封育等一系列保护工程的实施,祁连山山区林地面积、乔灌木蓄积量都有了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去年以来,保护区重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全面得到整改和修复,实行了封山禁牧,严格控制水电开发、探采矿、挖沙采石等生产经营活动,森林、林地、冰川、草地、沼泽等重要水源涵养功能区和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物有了更好的栖息环境,活动的空间和区域越来越大。针对频频出现的野生动物攻击人畜事件,肃南县政府还给蒙受损失的牧民制定了从240元到4000元不等的补偿标准,让在肃南“安家”的野生动物和当地牧民成为互不干扰的“好邻居”。
由于黑河湿地环境的改善,天蓝了,水清了,河道干净了,栖息在此的珍禽越来越多了。2017年全市共监测到湿地动物(鸟类)96种47671只,监测到的鸟类比2016年增加50种17808只,且首次发现卷羽鹈鹕、黄爪隼、黑脸琵鹭、白胸苦恶鸟等湿地鸟类10种。
据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廖空太介绍,通过长期有效的保护措施,保护区目前分布野生脊椎动物28目63科286种,国家“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动物140多种、中日候鸟协定季节性栖息在保护区境内的候鸟51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范围比建区前大幅增长,雪豹、白唇鹿、蒙古黄羊等几乎绝迹的野生种群近年来时有发现,马鹿、斑尾榛鸡、血雉等林栖性动物分布范围明显扩大,保护区已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和西北地区重要的生物种质资源库。
野外动物调查一直在路上
正逢马堆芳带领他的团队在嘉峪关附近的祁丰保护站开展野外动物调查。野外动物调查是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基础性工作。据马堆芳介绍,2016年,保护区管理局争取到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祁连山地——甘肃单元常规调查项目,目前调查工作正在进行,预计今年10月完成任务。同时,保护区管理局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为雪豹物种的保护、宣传、管理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此外,局里还与北林大、兰大等高校进行生物多样性、雉科动物研究等项目的合作,不断提高野生动物保护和研究水平。
多年来,马堆芳和他的团队不是在野外动物调查的现场,就是在野外动物调查的路上,他们每年在野外的时间都在200天以上,要到海拔4000米的高山架设监测相机,要沿山沿途记录野生动物的粪便、脚印、活动痕迹,住窝棚、吃干粮、走险路,艰难辛苦不说,还充满危险。
“在野外,第一怕遇到棕熊,第二怕遇到豺。”在进行野生动物调查的过程中,这两种情况马堆芳和同伴都曾遇到。“去年3月11日,我们从祁丰自然保护站丰乐口资源管护站出发,前往镜铁山区,车辆在路上正常行驶,就发现迎面有只豺挡在路中央。停下车后,又从旁边草丛内冲出来几只,最后共有9只豺把我们的车团团围住。打喇叭、大声吼都没有用,这些豺绕着车转圈,甚至还试图扒车,咬轮胎。没办法,我们硬着头皮往前开,对峙了20多分钟,众豺才离开,大家最终脱险。当地牧民说,周边豺比较多,但这是遇到豺最多的一次。”
马堆芳还讲述了遭遇棕熊的经历。“2016年进行动物调查时,在祁丰自然保护站所辖的河滩里,车辆急转弯之后,突然发现在前方20多米的地方有一头棕熊。当时那头棕熊正在吃东西,看见我们的车跑了,大家虚惊一场……”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面对艰险,马堆芳和他的团队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这不,在家里稍作休整后,他又准备向嘉峪关保护区深处进发……
野生动物保护只有进行时
在保护区,除了专业人员,普通的干部职工、牧民群众对野生动物也有一种特殊的偏爱。他们默默地守护着这些可爱的生灵,不让它们受到丝毫的伤害。
隆畅河保护站孔岗木资源管护站时,见到了这样动人的一幕:“鹿爸爸”葛东辉正和他的鹿宝宝——马鹿“亲密接触”。
葛东辉是管护站的一名员工。2013年7月,墩台子村牧民捡到了一只小鹿羔,当时出生大概一周左右,身高50多厘米。小鹿羔最终被送到了站里救助喂养,站里的工作人员承担起了照顾小鹿羔的责任。大家骑着摩托车去20公里以外的牧民家里取牛奶喂小鹿羔,时间久了,大家和这只马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给它起名鹿鹿,现在它已经长大了……葛东辉边说边轻轻地抚摸着鹿鹿,眼里满满都是爱。
多年来,由群众发现受伤或迷失的动物,并自愿护送到保护区管理局野生动物研究中心进行救助的数量达72只(头),参与救助的群众156人。救助的动物有雪豹、马鹿、马麝、金雕、黑鹳、天鹅、红隼、蓝马鸡等,其中部分救活动物被重新放回林区。
当地的牧民群众不仅救助野生动物,对于觊觎野生动物的不法分子,他们则坚决痛击。隆畅河保护站站长安学军告诉,去年7月15日,赵某从外地来到肃南,带着事先购买的铁丝步行进入大河乡营盘村大黄沟,用铁丝制作成铁丝扣布设在大黄沟林带内用于猎捕马麝。此时,林场工作人员已经盯上赵某,在老虎沟将准备携带马麝香囊偷偷摸摸下山的赵某当场抓获。(
(责任编辑:63423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