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相关统计显示,预计到2020年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将突破8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空巢老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也持续增长,如何实现“老有所养”,做大做优养老产业,给老年人一个幸福温馨的晚年,成为广大市民群众关注的话题。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养老事业,呼吁我市要积极构建多元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多功能社区养老。
多元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
为了应对老龄化趋势,这几年我市积极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每年至少安排新建2000张养老机构床位所需的储备土地用于养老服务项目建设。
在城关区“虚拟养老院”发展经验的基础上,2012年全市8县区推广建成“虚拟养老院”服务模式,吸纳加盟企业253家,虚拟养老餐厅78家,虚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96家,为老服务人员3000多名,服务涉及11大类230多项服务。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城市养老机构28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不断提高,已建成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53个,其中:城市144个,农村409个。全市居家养老服务人数达到24.5万人,年提供服务老年人400万人次。
我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了养老服务评估制度、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制度等一系统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制度。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养老服务。在机构养老服务中,涌现出皋兰县社会福利院、城关区老年公寓(康乐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省第三人民医院等一批医养结合机构,初步探索了医疗与养老服务结合发展新模式。
据介绍,目前兰州已形成多元化的养老模式。随着老年群体的扩大和高龄化,部分老人经济条件的变化和自主意识的增强,选择到老年福利机构,如养老院、托老所和老年公寓的日益增多。目前,兰州市老年人口达70.2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1.59%,“十二五”末全市各类养老床位数比“十一五”末增加了15000张,增长了5倍。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从9张增长到30张,增长了2.3倍。为了适应这种变换,兰州市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方式,构建多样化、多层次、以需求为导向的养老服务模式。近年将基本建成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信息化为手段、专业化服务为支撑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多功能社区养老是未来养老趋势
一般性养老得到满足后,对于现阶段高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主要有三种方式:家庭养老、社区养老以及机构养老。目前,很多老人单靠家人照顾已力不从心,而且也缺乏专业知识。机构养老多建在郊外,不仅支出费用高,探访不方便,且缺乏邻里氛围,大多不被老人和家人接受。而社区养老,既能提供上门护理、日间照料、社区托老、志愿者互助等多种服务,也在熟悉的社区环境里让老人们能找到安全感、归属感和亲切感。面对少子老龄化、老年空巢化、空巢失能化的趋势,我市老年人对社区养老的需求日益增大。
部分政协委员详细分析了我市养老产业发展的情况,找到了社区养老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一是观念认识不到位,不少职能部门和社区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和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迫切性认识不足。二是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支撑,扶持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政策不够完善,例如社区养老服务的非营利组织在登记注册方面受到限制;社区养老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比如养老服务质量、价格缺乏统一标准。三是社区养老场地少,基础设施差,服务内容单一,不能很好的满足老人们的需要。四是资金来源匮乏。目前主要是街道或者县区政府补贴等。五是专业工作人员缺乏,志愿者队伍不足。较低的工资水平很难吸引人,目前社区负责养老服务工作的人,绝大部分没有进行过专业教育或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
市民进提交了《关于大力推进多功能社区养老的提案》,建议在新建居民小区和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作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在供地上给予优惠,与项目一起规划,一同检查验收。兰州市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四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应把社区养老服务建设项目纳入财政预算,以税收优惠、购买服务、人才引进等方式,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社区老年人服务事业。同时,可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承受能力,对一些附加服务收取一定费用。要把政府投入、社会捐助、老人支付和子女赡养义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社区养老服务的长效机制。
市农工党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社区养老工作的提案》,建议坚持需求导向,提供多层次的社区养老服务内容。进一步丰富社区养老的基本生活照顾,如家政、维修、陪护、代办、配送等;医疗保健,如建立健康档案、上门服务、专题讲座、咨询服务等;精神文化生活,如精神慰藉、文化活动、休闲娱乐等,通过实行无偿、低偿和有偿相结合的服务方式,做到社区老人基本情况全覆盖,真正向福利型的服务内容转变。
(责任编辑:63423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