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和标志性指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执政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做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甘肃省和兰州市在脱贫攻坚上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552万减少到去年底的111万,贫困发生率由28%下降到5.6%,18个县区脱贫摘帽,贫困县数量在去年首次实现净减少;兰州市仅2018年稳定脱贫1.8万人,185个村退出贫困村,全市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22%,数字背后反映的是广大贫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
在今年4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准18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的通知中,永登县和榆中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加之去年皋兰县和七里河区先后退出贫困县,可以说我市近年来在扶贫攻坚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贫困县区的摘帽意味着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是成绩并不等于说扶贫工作已经大功告成,这并不是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今后将要面对的是“贫中之贫”和“困中之困”,扶贫干部肩上的担子仍然很重,务必要一鼓作气,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了贫困县摘帽后的“四个不摘”,即党政正职要保持稳定,做到摘帽不摘责任;脱贫攻坚主要政策要继续执行,做到摘帽不摘政策;扶贫工作队不能撤,做到摘帽不摘帮扶;要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摘帽不摘监管。这说明,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就如同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弹,致使扶贫工作被打回“原点”,尽管贫困县被正式摘帽,但广大的脱贫群众依然面临着返贫的风险。因此,如何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有效防范脱贫后的返贫风险,将是真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市委市政府必须始终坚持做好的重要工作。
在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有效防范返贫风险这个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应是我市今后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遵循,在此基础上还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严把退出关口,始终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对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要严把脱贫标准,规范退出程序,防止将没有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群众退出贫困人口,从机制上保证脱贫摘帽是实打实的;同时也要适时组织对脱贫人口开展“回头看”,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在就业、保障等方面量身定做帮扶政策。二是贯彻“四个不摘”,保持脱贫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扶贫工作的要求,对业已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区、贫困村和贫困户,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做到帮扶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巩固脱贫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相关监督考核的项目和指标,将返贫发生率作为进一步监督考核的指标,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动态监测,做好建档立卡动态调整工作,实现稳定脱贫防止返贫;同时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机制,实现农村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三是防止因病致贫,坚持完善全面医疗保障机制。在全国各地的脱贫工作实践中,因病致贫是脱贫后返贫的重要因素,“一人生病、全家返贫”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因此要建立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的长效保障的机制,通过不断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障、医疗救助和兜底的医疗保障体系,全面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条件,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发生。四是要改进帮扶方式,着力增强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实践证明,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给钱給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增强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拔掉穷根、开掘富源,因此要建立长效脱贫机制,强化产业扶贫,组织消费扶贫,改进帮扶方式,防止政策养懒汉,在“扶志”上下硬功夫,坚持不懈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在“扶智”上出实招,下足功夫扶知识、扶技术、扶教育,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把蕴藏在贫困群众中的奋斗热情和干劲激发出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脱贫攻坚成果长远可持续。
(责任编辑:63423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