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堂-兰州大学图书馆
兰州大学图书馆的历史可追溯到1909年,1913年以清代贡院遗留的“观成堂”为书库,“至公堂”为阅览室,1946年以后修建二层独立馆舍一座,名曰“积石堂”,面积1616平米,1962年建成7800平米图书馆楼。1998年5月,邵氏捐款,国家教育部批准立项扩建盘旋路校区图书馆,现面积达21000平米,加之2004年11月并入的原兰州医学院6100平米图书馆、2005年9月启用的榆中校区38000平米图书馆及2000平米一分部馆,总建筑面积可达67000平米,在西北地区首屈一指。引进的美国Sirsi公司生产的Unicorn系统,集藏、借、阅、管为一体,适应了多校区办馆的要求。建成的自动化集成系统、光盘库系统和INTERNET网服务器等,又有遍布全馆的近2000多个信息节点,为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存储、网络化服务、现代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医学馆、校区馆与中心馆实行“统一管理,业务延伸”的管理模式,分设馆长,现全馆设采编部、信息技术部、流通部、期刊阅览部、多媒体资源服务部、查新中心(文献检索教研室)等业务部(室)和党政综合办公室。
兰州大学图书馆一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向现代化要出路、向管理要效益”的办馆方针,确立了将本部图书馆建设成为研究型图书馆及研究生文献检索中心,榆中校区馆建设成为学习型图书馆、医学馆建设成为专业图书馆的分型建设目标定位。截至2004年,拥有纸质文献260万册(件)、音像资料2000余种,年订购中外文期刊5000多种。馆藏文献在文史古籍、自然科学、医学、外文权威检索期刊收藏上系统完整,具有特色。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丛书集成、中华文史论丛、中国边疆丛书和方志丛书,还有较多考古图籍和金石甲骨文字著述;善本书有皇明经世文编等近200种。涵盖理、工、农、文、史、经、哲、法、教育、管、医等十一个学科门类。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大量购置国内外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等,自建特色数据库、可供24小时在线服务;有读者阅览座位4000多席,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培训室、音像资料室和设施先进齐全的多功能会议室、报告厅,为读者增加了新的文献信息利用途径和信息交流场所。
兰州大学图书馆把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放在重要地位,注重科学管理,实现管理水平新的跨越,现已形成基础工作扎实、制度完善、激励创新的队伍管理模式。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现有的工作人员117人中职称、学历、年龄、知识结构明显改善,其中副高职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2人,工作人员中84%以上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初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专业人员梯队,适应了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需求。近几年,图书馆人以“211工程”建设和图书馆新馆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西部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模式研究,结合现代化建设目标进行管理服务模式改革的研究,结合文献检索课教学与科技成果查新咨询进行文检课教学内容改革与信息素质教育方面的研究,同时我们将中心馆新馆建设与榆中校区图书馆新馆建设,当作建设一流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内容认真地加以研究与探索,注重了传统造型、校园人文环境与先进信息服务功能的完美统一,为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证,保证了图书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迄今,本馆人员在国内一些期刊先后发表了有关图书情报、文史政法和其他方面的论文、译文达300多篇,有些研究成果在图书情报界颇有影响,医学文献检索教学与教材撰写工作在省内外颇具影响,有些作者被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列为重点作者。获教育部、科技部、省教育厅及校内科研项目多项,其中兰州大学"211工程"建设子项目标志性成果《西部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荣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近年来又承担了国家教育部CALIS项目中的“敦煌学数据库”(A级)、“地学导航库”,并在积极申报建设CALIS省级中心。这些科研、业务活动在提高人员素质、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威展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