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苗 上海报道
中原经济区建设迎来“突破口”。
3月24日晚在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中原之夜”上,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满场推介郑州航空港区。
这是继全国“两会”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而上升为国内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战略以来,河南省的第一次公开推介。
为什么是河南?
据悉,2011年底,河南开始讨论“航空经济”,2012年底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时,同意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中原经济区规划》中,也用专门的章节部署建设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提出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航空港经济集聚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区域。
“建航空港实验区,这是中原经济区的战略突破口,是最重要的。”河南省社科院院长喻新安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共有27个省(区、市)的51个城市先后提出54个临空经济区的规划与设想,为什么河南先拔头筹?
规划编制小组专家、河南大学中原经济研究院院长耿明斋认为,郑州做航空港实验区是由三个方面的积极因素促成的,一是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需要有一个“抓手”,做航空港,并进而围绕这个大枢纽布局相关临空产业,是一个可突破的选择。
其次从国家民航局的角度,随着航空运输产业的发展,原来的国内航空枢纽布局已经不能适应大业务量的需要,郑州这个区位正好在国家民航局布局枢纽机场的视野范围内。
富士康在河南大范围布局,也是促使河南争取航空经济实验区的直接原因。“它在河南已经形成全国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与之配套的电子产品、航空制品都在发展,是一个巨大的需求和磁场”。喻新安说。
喻新安认为,河南还具有交通优势。“河南的高速公路全国第一,铁路有陇海、京广等主干道交叉,航空港一建就能够形成一个综合的交通枢纽,使陆路、铁路、航空实现连接。”
而且,还未公布的国务院批复文件中提到,郑州地处中原,辐射更广,在郑州建设实验区能更好地连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成渝经济区,有更大的示范效应和综合作用。据悉,河南省将于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规划的具体内容予以公布。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大卫则认为,国内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落户河南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市场空间。在他看来,中部地区可以把一线城市中转功能和货运功能分担过来,“他们专心做世界性的客运枢纽,我们来做货运市场。”张大卫说。
政策待细化
按照规划,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的战略定位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和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到2025年,要建设成为“大枢纽”、“大都市”、形成“大产业”。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以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为主体的航空经济聚集区,河南冀望实验区能带动其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以富士康为代表的高端制造等优势产业,改变产业结构层次总体偏低的现状。
实际上是一个以IT制造业为主导的航空经济形态的典型“,张大卫说。因此,在获批后,实验区得到了许多含金量颇高的政策支持,涉及到口岸通关、航线航权、财税金融、土地管理、服务外包等多个方面。
“文件上有很多规定,比如对购买25吨以上的飞机有税收优惠政策,另外对落户在这里的涉外企业搞离岸货币交易,土地、金融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 喻新安透露。
耿明斋则认为,如今类似国家批准的一些规划主要是软政策的支持,比如说郑州正在谋划的机场扩建等,有了国务院批复的规划后,更容易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进而在审批中大大降低成本。
在这样一个政策框架下,包括国内外物流交易方面的政策可能会更加宽松,相关的关税政策、保税区的扩展等下一步会具体细化和落实。
而对于外界激辩的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是否为副部级,耿明斋表示最新的情况并不了解。“我确实在会议上提过这样的建议”,他说。
(责任编辑:威展小王)